PS:晚了点,但六千字,求月票不过分吧?
1969年冬,吉春市光字片。
华十二刚从穿越的黑暗中脱离,就感觉寒风直往他脖领子里面灌,当然以他的体质,对别人来说刺骨的寒风,对他而言,也就感觉就挺凉快的。
左右一瞧,就发现他正站在一个小院的柴火堆前,手里攥着一把斧头,应该是正在劈柴!
下一瞬,脑海中系统传来被替代者的记忆,还真是大头周秉昆!
他这次替代的人叫周秉昆,周家老三,父亲周志刚是建国后第一代建筑工人,技术过硬,脾气也硬,目前即将离家奔赴西南大三线。
母亲李素华是非常传统的家庭妇女,不识字,但心地善良。
大哥周秉义,今年响应号召,即将启程前往建设兵团。
二姐周蓉,性格要强,自私,喜欢诗歌,向往浪漫爱情,偶像为京城诗人冯化成。
接收完周秉昆的记忆,同时也等于接受了他对家人的情感,华十二就感觉怎么都别扭,尤其是有关这个二姐周蓉。
周秉昆不知道他二姐什么揍性,可华十二知道,周蓉初二的时候就背着家里和大她十七岁的诗人冯化成通信,并确立了暧昧关系。
目前这个时间,这娘们正在心里谋划离开家去贵州跟那中年诗人奔现呢。
就在华十二愣神接收记忆的时候,一个体型富态的中年女人从背后的屋子里出来,招呼道:
“秉昆儿!发什么呆呢,赶紧劈完柈子给你姐送进去,她等着做饭呢,你爸回来好吃口热乎的!”
华十二转头,认出声音的主人是周秉昆的母亲李素华,当即露出一个笑容:
“知道了,我干活儿您还放心啊,马上就好!”
说着弯腰将一根木头摆好,轻轻一斧子就劈成两半。
李素华见儿子干活利索,笑着进屋,朝正在刷锅的周蓉笑道:
“唉蓉儿,你说奇怪不,妈以前咋没发现,秉昆笑起来还挺好看呢!”
年轻的周蓉,闻言撇了撇嘴,好笑道:
“那是因为他是您儿子,您怎么看都觉着好!”
屋子外面,华十二见李素华进屋了,也懒得用斧头劈柈子,把手套摘下来揣进兜里,然后直接用手拿起一块木头,两手一撕就分成两半。
其他的木头也是如此,咔咔几下就把柈子弄好了。
抱着一捧木头柈子开门进屋,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
周家这个平房是光字片唯一打了地基的房子,一进门就是灶台,北屋是小屋,平时给三个子女学习,晚上是周蓉的住处。
东屋是大屋,朝南贴着窗户是大炕,晚上周父周母,加上周秉义、周秉昆哥俩都挤在这张炕上。
华十二把柈子往灶台前一放,拍了拍手:
“劈好了!”
正跟周蓉说笑的李素华都愣住了:
“坤儿,我这刚跟你姐说了两句话,你就把柈子都劈好了?你这活儿干的也太快了吧!”
周蓉在一旁笑道:“我弟弟学习不行,干活是一把好手!”
华十二看了看眉清目秀的周蓉一眼,咂了咂嘴,没说话。
这二姐的话按说是好话,可听着就挺没有滋味的。
就在这时候,北屋里传来周秉义的声音:
“秉昆儿,进来一下我有事儿跟你说!”
李素华拍了华十二一下:“快去吧,你哥要走了,可能有正事儿交代你!”
华十二点了点头,迈步进了北屋,一进门就看见一个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正在收拾行李,正是记忆中周秉义年轻时的样子。
“叫我啥事儿?”
周秉义摆手招呼华十二上前,指着一箱子书吩咐道:
“这些书一共是六十一本,都是很难得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别人的,有老师的,有同学的,朋友的,还有郝冬梅的几本,你记住,这些东西千万不能让人看见!”
周秉义说完怕华十二不理解,郑重说道:
“因为咱们家是工人家庭,所以比较安全,大家都集中起来放在我这儿,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要看管好!”
话说到这里,还加重了语气,多少有点颐指气使的意思。
不过在这个年代,当大哥的跟弟弟说话不客气,也属于正常。
华十二淡淡一笑: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可不管!”
周秉义没想到弟弟会拒绝,当即严肃道:
“我可没跟你开玩笑!”
华十二笑容不变:“我也跟你说真的呢,你说把这些书放家里,我不赞同!”
周秉义眉头微蹙,想了想,将炕上一件略微显旧的绿色军大衣拿起来塞在华十二怀里:
“爸给我这件大衣,你不惦记挺久了么,给你了,这回不闹脾气了吧!”
华十二将大衣放了回去:
“我不要,也没惦记过,你自个儿留着穿吧!”
要还是周秉昆,肯定就乐呵收了,还觉得挺开心。
可华十二却开心不起来,看看哥俩身上的衣服,周秉义那一身就两个字,‘板正’,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新的,连个补丁都没有。
再看他身上穿的,领子都磨破了,衣摆都起了毛边。
记忆中,从小到大都是周秉义这个当哥的穿新的,等什么时候穿旧了,穿小了,才轮到周秉昆,就现在身上套着的这件,都是三年前周秉义淘汰下来的装备。
当然这个时代家里都不富裕,谁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华十二可以理解。
可你给军大衣的时候,脸上露出来的优越感是怎么回事?
周秉义见他竟然拒绝,有些错愕,把军大衣拿起来,又塞了回来:
“说给你了你就拿着,我去建设兵团,都提前发了新大衣,这件我也用不上,你帮我好好保管这些书,照看好了,就算对得起我了!”
华十二笑了,果然是这样。
周秉义这个人,你说他心里没有家人肯定不对,刚才也的确是真心实意把军大衣送给弟弟,但看过原剧情的华十二却知道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和周蓉一样的自私。
这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利益放在前面,家庭、家人全部都要往后排。
这可不是华十二先入为主对周秉义这个大哥有意见,而是对方真是这么做的。
原剧情里,周秉义在建设兵团和郝冬梅处对象,在明知对方不孕不育的情况下,怕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对父母隐瞒真相,根本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如果说这是为了爱情,那也可以理解,可等郝冬梅的高干父母被平反之后,你主动入赘是什么操作?
虽然原剧中从没说过他是入赘,但他一直住在岳父母家的洋楼别墅里,让亲生父母跟着周秉昆住逼仄的老房子,一点儿女的义务也没有尽到,这和入赘又有什么区别?
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关键在父母和岳父母之间,他从来就没有站在父母这边考虑过问题。
谁敢相信,儿女结婚十几二十年的亲家,两家还都在一个城市里住着,彼此又没有任何矛盾,但亲家之间竟然到死都没有见过面?
这种事说出去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吧!
当然了,说完全没见过那肯定不对,至少在周秉义和郝冬梅没处对象之前,郝冬梅的父亲还没被打倒的时候,下来视察还是见过周志刚这个工人代表的。
在华十二看来,郝冬梅的父母就是嫌弃周家出身低,瞧不起他们,这才从来没登过门。
只有一次过年的时候说要登门拜访,周志刚为了迎接这个亲家上门,特意带着俩儿子开始大扫除,夸张到把外面的公共厕所都扫干净了,忙活到了天黑,可人家说又不来了。
对,你是权贵,事情多,也忙!
可过年多少天呢,见个面的时间就真挤不出来?
今年挤不出来,明年,后年呢?
过年你在家包饺子、下象棋、和女儿说笑,和女婿打乒乓球怎么能有时间呢?
周志刚支援大三线,在山里带回两盒好茶,让周秉义送给他岳父,这绝对是一番好意,亲戚之间,就是一个人情往来嘛。
结果那好亲家回礼的时候,把两盒茶叶怎么送去的,怎么又给原封不动的送回来了。
打脸不?
就算是秘书搞错了,可你这是不是对亲家也太不上心了。
周秉义从始至终,那是一直坚定的站在岳父母一边,生怕自己家人沾了岳父母什么光,让他自己叫人家瞧不起。
等到他那权贵岳父没了,他当官儿了,也坚定的陪着岳母妻子住在小洋楼,从来没有用手里的任何一丁点权利,给父母谋取过任何生活以及居住上的福利,绝对是个好官啊!
那周秉义是真在乎岳父母么?
怕也不是,他只是单纯的在乎自己,仅此而已!
所以华十二认为周秉义这个人就是自私,至少对待自己人,就是如此!
就如这件军大衣,要不是周秉义发了新的,会给他吗?
那肯定不会!
两兄弟虽然相差四岁,但都是身材相仿的大小伙子,你周秉义能穿的,我周秉昆也能穿,你一直穿新的就算了,因为你是大哥嘛,那凭什么你还有优越感?
这就忍不了!
华十二笑着起身,将军大衣再次放在炕上:
“我呀,不食嗟来之食,我穿我的破棉袄也挺暖和的,你这军大衣太新,我穿不惯!”
说完转身就走。
周秉义先是一怔,继而露出愤怒表情,追出小屋:
“周秉昆你发什么疯,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什么就嗟来之食了!”
他追出小屋,正要理论,就看见一个中年妇女从外面推门走进来,连忙尴尬问好:
“婶儿,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