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十六章 最后的杀手锏(1 / 2)

乔丹重新登场,可是看着另一边阿甘却没有动静,乔丹心里不是滋味。

过去每次甘乔大战不是这样的,两人会从头到尾针尖对麦芒,谁都不敢轻易放松。

今晚的比赛开局还有点那样的意思,可是打着打着,尤其到第二节,公牛跟不上节奏了。

这是公牛球员这三个赛季的时间里,第一次感觉跟不上对手的脚步。

乔丹回来后,公牛稳住了阵脚,他连续两次突破,上篮得手一次,造成本-华莱士犯规一次,两次罚球命中。

接着在防守中,乔丹又一对一抢断科比得手,开拓者退防很快,公牛慢下来打阵地。

乔丹第三次突破篮下,避开小奥尼尔和本华莱士的封锁,走底线后分球出来,给到底角的队友。

最后球到了正面的史蒂夫-科尔手中,科尔一个三分命中,公牛在乔丹的带领下回敬了开拓者一个7:0。

这时,乔丹朝着开拓者的替补席看了一眼,喊道:“桑尼,你还不上场吗?”

甘国阳却稳坐钓鱼台,大声回道:“没到我的时间呢,我们有人可以对付你!”

换成以前,甘国阳早就登场和乔丹开始对抗,互相攻击对方了。

可这次,甘国阳和开拓者都不着急。

在球队进攻陷入枯竭,科比自己还被乔丹正面抢断的情况下,下一球,科比依旧敢于在侧翼接球背身面对乔丹。

他学着乔丹、阿甘背身单打的模样,用背部去感知防守,接着依靠爆发力突然转身后仰跳投出手。

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准确命中!

“漂亮!漂亮!”甘国阳为科比的这个进球鼓掌。

随后,本-华莱士和小奥尼尔在内线联手截杀了乔丹的突破分球。

开拓者没有快速反击,公牛的退防很迅速,乱打反击容易陷入混乱。

球还是给到了科比手中,这次乔丹一对一防守的更加细致和有对抗性。

科比护住球,小奥尼尔过来挡拆,科比借助掩护,左侧持球突破,小奥尼尔顺下。

科比一个高调传到内线,小奥尼尔高高跃起,在空中接球,单手将球扣进了篮筐中!

连追了4分,科比主导第二阵容的进攻,抵挡住了公牛有力的反扑。

随后,公牛进攻不中,开拓者进攻也没有投中,两队又进入了打铁拉锯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进入第二节的中段暂停时刻,甘国阳就要重新登场了。

公牛在轮换上明显没有开拓者那么宽裕,第二阵容也缺乏科比、小奥尼尔这样的天赋战力。

加上皮蓬缺席,两队的实力差距已经显现出来,这让坐在板凳上的乔丹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为什么95年之后,两队的巅峰会这样错开呢?

1995-1996年开始,重生的公牛无比强大,成为了联盟的标杆。

在乔丹和杰克逊的带领下,他们防守做到极致,三角进攻趋于成熟。

比赛中,公牛永远是慢慢悠悠,不急不躁的架势,最后轻松击溃对手。

他们一度势不可挡,不用费太多劲,正常平稳的攻防,就能把比赛推平。

1995-1996赛季的季后赛,乔丹和公牛从赛季开始一直到总决赛胜出,没有一场比赛是逼出100%能量的,更别说像1992年面对开拓者时,把自己逼到120%。

他们超过其他球队太多,把发挥水平控制在80%以上,便顺利拿到了总冠军。

在东部不论是对阵奥兰多魔术或是迈阿密热火,公牛都如履平地,走流程一般将对手剿灭。

到了总决赛面对连续第二年杀入总决赛的超音速,早早的3:0领先让系列赛失去悬念。

这一次总决赛是乔丹数据最差的总决赛,有人说归功于佩顿+超音速体系对乔丹的遏制。

有一定道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乔丹根本没有百分百发力,随便打打就赢下了总冠军,数据自然不会太好。

1996-1997赛季,公牛大致维持了1996年的无敌状态,只是因为伤病、斗志问题,在总决赛打得稍微吃力了一些。

这个赛季,是乔丹和公牛最有信心,最有希望在总决赛干掉开拓者和甘国阳的赛季,可惜开拓者折戟西决。

到1997-1998赛季,双方此消彼长,公牛陷入了伤病、管理层斗争等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中,球队实力肉眼可见受损。

而开拓者一夜之间膨胀到了无人可敌的状态。

赛前公牛上下信心满满,希望可以终结开拓者的连胜。

等到了比赛中一对碰,虽然经验老道的公牛球员知道,击败开拓者不是不可能。

但他们更加清楚,有阿甘打底的开拓者,这个阵容,一旦发力公牛不会是对手。

乔丹心里和明镜一样,他勉力支撑着公牛前进,容忍皮蓬缺席大量比赛。

面对克劳斯和莱因斯多夫对自己的敌意,他努力克制,把精力都放在球场上。

为的就是实现三连冠的霸业,更重要的是能在总决赛舞台击溃开拓者夺冠。

可今晚打了一节多时间,一对碰,乔丹便明白开拓者如冰山一般,水下还藏着庞大的部分。

阿甘就隐藏在其中,像北海巨兽一样冷冷的盯着公牛,盯着全联盟。

乔丹心中是非常不甘的,为什么今年公牛状况要这么糟糕?

为什么阿甘你不早点回来,为什么上个赛季开拓者不进总决赛,为什么要这个赛季回身来复仇?

乔丹和甘国阳两人纠缠了十几年,早年间无论输赢,乔丹都心怀坦荡,哪怕输球拿不到冠军,他也觉得自己生涯完满。

可是人会变,随着时间推移,当乔丹拿下总冠军,一个,两个,三个的时候,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他已经拿到了总冠军,却反过来觉得,如果不能在总决赛击败阿甘,他的生涯会是不完满的。

人就是这样的矛盾,曾经觉得不拿总冠军也了无遗憾,等到拿了总冠军,反而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自认有一屋片瓦,温饱度日即可。

等到一日飞黄腾达,反倒是想着要扫平四海,不再满足今日之成就。

这一点上,乔丹和甘国阳是一样的,只是甘国阳看起来更幸运一些。

第二节中段的暂停结束,甘国阳重新登场,他换下了本-华莱士,和小奥尼尔搭档内线。

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甘国阳开始在内线强攻,篮下连续进攻得手,造成公牛内线不断犯规。

虽然公牛在进攻端依靠雅德-布奇勒的连续两个三分命中,咬住了比分,但甘国阳已经很大的杀伤了公牛内线。

罗德曼在一分钟时间里连续两次犯规,卢克-郎利被甘国阳一屁股顶飞出了底线,挫伤了尾骨下场休息。

当甘国阳可以腾出手来,在球场上专注的做某一两件事的时候,情况是相当可怕的。

不管是专注的锁死某一个球员的进攻,或者自己在内线连续进行破坏性的攻击,都会给对手制造极大的攻防压力。

这是一个内线的天然优势,是迈克尔-乔丹所无法比拟的,哪怕乔丹作为得分后卫已经做到了他这个位置的极致,但位置影响力的差别,让阿甘拥有更恐怖的赛场影响力。

中锋是赛场上天然的焦点,聚光灯无法忽略的存在。

其它任何位置,像小前锋,已经非常重要了,但防守的时候依然可以叉腰在旁边看戏,或者进攻时蹲底角等机会,把球给队友处理。

中锋不可能,中锋是攻防两端最忙碌的位置。

进攻端哪怕不持球,篮下要卡篮板吧?要给队友做掩护吧?

防守端更不用说了,没有哪个球队的中锋可以叉腰看戏的,篮下的防守、篮板球、护筐任务极重。

像卢克-郎利这种蓝领中锋,没有什么持球进攻权的,攻防两端也是一刻不停,没有任何闲暇。

甘国阳更不必说,每个攻防回合都深度参与,他要做能做的事太多了。

现在强有力的队友和体系让他更加专注,公牛在第二节后半段隐隐有些顶不住,要被大比分拉开的感觉。

当然,公牛并没有乱,之前很多比赛公牛都有大比分落后,十几分到二十分,接着靠着深厚的内力一点点追回来,最后成功翻盘的例子。

乔丹面对发力的甘国阳,马上站出来,利用突破冲击篮下,攻击篮筐的同时,试图造成甘国阳的犯规。

95年之后,乔丹的突破越来越少,投篮终结越来越多。

乔丹终究年纪大了,膝盖炎症也有影响,突破没有了20多岁时黑豹一样的爆发力。

现在比赛中,乔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投篮完成进攻,只有到了要劲的时候,会强突造杀伤。

甘国阳没有和乔丹硬碰硬,两次防守都放乔丹打进,他不想在乔丹身上浪费犯规,比赛还长。

随后,甘国阳在右侧底边接穆林传球,中距离跳投得手,双方比分来到51:41,开拓者保持10分领先。

萨博尼斯、布雷洛克等主力渐次登场,上半场最后三分钟的鏖战,双方的防守强度已经提升到了最高。

公牛的全场压迫式防守开始展现,哈珀从前场就开始对布雷洛克进行领防,试图再度打乱开拓者的进攻节奏。

甘国阳、萨博尼斯全都提到很高的位置来进行接应,萨博尼斯接球,立刻回球给布雷洛克,一来一回解开防守枷锁。

往里走,甘国阳提上掩护,在很高的位置进行挡拆,逼迫公牛的防线往外扩展,公牛的阵型被拉成一条铺展在三分线外的条状。

萨博尼斯已经切到罚球线,甘国阳接布雷洛克传球,马上往里传,萨博尼斯转身接球,像排球二传手一样,根本没有拿球,而是一碰给到了从底线空切的里德尔。

里德尔竟然甩脱了乔丹——这球乔丹根本没料到开拓者会拉开这么打。

里德尔接球突入篮下,轻松双手扣篮得手!

开拓者这一套进攻下来,有当年普林斯顿的影子。

但又不完全是普林斯顿,因为进攻发起时的阵型不是普林斯顿战术手册里的。

这是开拓者将普林斯顿的理念融入到流动进攻中,以流畅的配合击穿最严密的防守。

乔丹马上在进攻端用中距离的强投还以颜色,但马上开拓者又是双塔高位策应。

这次公牛选择收缩,结果甘国阳接球远距离直接超远三分出手命中!

甘国阳超远的射程,是联盟其他人都不具备的,这一强大威慑给了开拓者战术极多的变化性。

随后,甘国阳又在防守中和里德尔联手包夹乔丹,乔丹分球给罗德曼,罗德曼没有进攻能力。

最后罗德曼只能尝试了一个远投,三不沾,萨博尼斯拿下球,开拓者不急不慢的进行阵地战。

高位的连续挡拆,布雷洛克突破,分球,穆林接球,再突,再分,里德尔第三次接球突破分球。

在连续的突破分球后,开拓者阵型一点没乱,公牛坚韧的防守体系却出现了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