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驻地卫生所条件有限,催吐、补充盐分、开点止泻药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至于洗胃什么的,没有设备,实在做不来。
孙团长和连耀商量一番,决定让连耀去安东,孙团长留下。
一直到第三天上午,胡子拉碴,眼睛眍?的连耀才回到驻地。
庆幸的是,当晚所有送去医院的战士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有几个症状格外严重,需要继续住院,其他人都回到了驻地。
“说是木耳中毒,真的假的,这木耳又不是蘑菇,咋也有毒?”
“哎呀,我家还有呢,赶紧扔了吧,可不敢再吃了!”
“那为啥他们中毒,其他人呢?”
“说是那天食堂一共没做多少,出锅就没,去晚了的人没打到!”
“快别说了,回家收拾收拾,该扔就扔,别舍不得!”
木耳风评眨眼变坏,整个家属区人心惶惶,就连李嫂子都忍不住跑来问姜芙是不是真的。
她能干,上山采蘑菇木耳榛子最积极,所以家里攒了不老少,还给了姜芙好多。
“我和连耀隔三岔五就吃木耳,都是你给我的,啥事没有。”
姜芙替木耳抱屈:“这东西只要不吃鲜的,吃晾晒过的就没事,不然谁敢吃啊?”
她这两天也在琢磨这件事。
想到一个可能,姜芙轻声对李嫂子说道:“但如果泡太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我怀疑就是它。”
李嫂子被惊到了:“又是菌!不洗手也有菌,喝生水也有菌,泡个木耳还有菌!咋没完没了了!这菌一定是老美造出来祸害人的!”
姜芙没法跟她说此菌非彼菌,也没法说细菌不全归老美管,那样解释起来就太麻烦了。
“趁着大家还没扔,咱们去说一声,东西是好东西,还能吃呢!”
对食物的珍惜和热爱是刻在李嫂子骨子里的,一听说木耳没事,她待不住了。
“我跟你一起吧,省得她们好奇。”
姜芙和李嫂子又走了一趟,倒也不用真的一家一家走,招呼一嗓子,军属们就全都围了上来。
等姜芙尽量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说清楚木耳的前世今生和食用指南,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更庆幸自己没手欠,把好好的东西给扔了。
心里一松快,就有了讲八卦的劲头儿。
有人撇嘴:“那刘大娘做饭净图省事儿,切吧切吧,剁吧剁吧就往锅里扔,啥东西到她手里就是一个炖!”
也有人接口道:“我都看见她晚上泡木耳,说是第二天用,那一泡一整宿,可不就是长那什么米酸菌。咱当时也不懂啊,不然说啥也得拦着她。”
此刻,刘大娘也在儿子面前喊冤。
“俺咋知道?俺给大伙做饭还做出罪过来了?你那媳妇儿整天看我不顺眼,我这不是想着找点事干,不招人烦?谁说木耳有毒,吃一辈子了,咋就有毒?”
老太太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淌眼抹泪,弄得刘师长也不好把亲娘怎么样。
但连耀已经把军区医生的诊断都转述给自己。
医生很明确地表示那些人都是食物中毒,不是什么特务投毒。
罪魁祸首,就是泡了太久的木耳。
他们运气好,因为食堂里储存的木耳数量不多,每个人打菜的时候也就分到一勺而已,所以大部分都是轻微症状,只有个别严重的,多亏送医及时。
据说这毒根本没有特效解毒药。
所有人都一阵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