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19章 李斌你又藏牛(1 / 2)

李斌人在核心星区,但老家不是暂停的,一直在扩建。

但问题是,寰宇联合在第三次AI战争结束前,主要精力一直在生产民用舰船和对外出口经营人脉上。

第三座纳米锻炉在三战后到手,从配置生产到投产不过一年。

白石系列舰船在三座纳米锻炉兼顾民生、商业和其他舰船研发和生产需求后,再加上星门、巨大废墟的原料充足供给下,在上次联络伊甸星时妹妹李姝便指明,白石系列作为守卫本土的舰种,已经投入到各大商业舰队和运输舰队的护航中去,巡洋舰数量超过45艘。

伴随运输舰队沿着三角贸易网络摊开,最远的足迹,都涉及到Aex设计集团。

因此才能腾笼换鸟,把原本承担保护任务的40多艘突击级巡洋舰,以及其他驱逐舰、护卫舰列入补充舰队,正在星夜兼程赶来。

地狱军团的星系,毕竟是经营上百年,寰宇联合的领地才开发了多少年?北美殖民地从在法兰西支持下打赢大英远征军,到军力超越大英,都还借了二战的光,一个新开发的殖民公司,不靠广交盟友,难道想仅靠几年的功夫,就自已跨越人口、产业、工业体系的建设,超越地狱军团?

纳米锻炉只是人之领妙妙生产工具,不是许愿机!没法虚空印出能被压榨到死还甘之如饴的奴工,没法虚空变出成熟的人之领自动化工厂,更没法变出上百年时间!

但李斌并未因此放弃。

他也做过另辟蹊径的扩张。

公司的军舰数量的确不足,但在工业制品的投资不是镜花水月,李斌也因此获得了布莱顿联盟和星际帝国两个铁杆盟友。

无论是随便就能说服星际帝国要塞化政治意义极其浓重的新星之都,还是勾勾手就让布莱顿联盟把赖以为生的无人舰有人化技术掏出来合作,都证明了一件事:

战争开启后,李斌能直接影响的舰队,其实远超纸面实力。真算起来,布莱顿联盟十几艘,星际帝国近三十艘,再算上自已已经部署在西侧的舰队,能拉出来足足60多艘主力舰。

并且这支联军,在李斌星币攻势和待人以诚下,可比人类联军靠谱多了。

除此之外,民用舰方面,多年经营,外加打捞星门现有残骸,依靠纳米锻炉重建,根据李姝的汇报,寰宇联合登记在册的阿特拉斯级超级货舰,已经达到12艘,其中9艘来自前期或造或买,3艘来自星门里捞出来的状况良好的残骸重建。

另外,普罗米修斯主力舰级燃料舰,则有5艘,其中两艘来自前期或买或捞,3艘来自星门重建。

除此之外,另有6艘阿特拉斯级,7艘普罗米修斯级在船坞排队,正在加紧重建中。

除此之外,粽子级的建造,才是大头。

由王世杰主持研发的寰宇联合级,已经到了建造后期,估计再有数月便可下水。而粽子级作为民用船体,却能在战场发挥巨大作用的舰船,因为造价低廉,构件要求低,除了派往前线的6艘外,随着构件凑齐,又新下水了5艘,正随着突击级巡洋舰等舰船,赶赴前线。

若紧急备战,所有阿特拉斯级接受为期一个月改装,借用星际帝国和布莱顿联盟的船厂、工人、工程师,即可转变为阿特拉斯MK2导弹舰。

这些都是潜在的战斗力!民改军,军改民……从莫斯科拖拉机厂到保时捷厂,再到美利坚二战冰箱工厂转行造飞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李斌手里的牌不少,只不过他没有料到联军会败得如此快,产业依旧按照原有的方案稳步推进而已。

细细分析下,寰宇联合硬要说哪里比地狱军团差,那大概就是缺劳动力和密集的自动化工厂吧,在沙丘之界星系累死的人类,已经是寰宇联合总人口的几倍了。

-----------------

马德拉空间站,寰宇联合驻地办公室。

李斌喝着陈相大吉岭,跟兰苑讨论接下来公司走向:

“西面战败会吸引走所有势力的主要注意力,接下来我估计,各巨企级势力的内部矛盾,会被人类与失控AI的种族矛盾掩盖。”

兰苑略微思索,恍然道:“您是说,我们产能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