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田英与丞相诸葛亮、吴王孙权、燕王曹宇、大都督司马懿等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洛阳城。
洛阳,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此刻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城门大开,百姓们夹道相迎,眼中满是敬畏与期待。
魏王曹睿更是亲率文武百官,早早地出城十里相迎。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可那面容却枯槁如秋日里即将凋零的树叶,身体消瘦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说话也是有气无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要耗尽他全身的力气。
田英骑在马上,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曹睿身上,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诧异。
他突然记起,史书中曾有记载,曹睿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如今看他这气色,双眼无神,脸颊凹陷,嘴唇泛白,离死亡怕是不远了。田英心中暗自叹息,这酒色的旋涡,终究还是将这年轻的魏王吞噬得不成样子。
在魏王曹睿和吴王孙权的陪伴下,田英与众臣一同缓缓进城。马蹄声哒哒作响,仿佛是历史的鼓点,敲打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回到皇宫后,田英心中始终惦记着曹睿的身体状况,他立刻派人去请自己的师父——神医董奉。
不多时,董奉匆匆赶来。田英不敢耽搁,赶忙召见魏王曹睿。曹睿在亲信的搀扶下,脚步虚浮地走进殿内。田英示意他坐下,然后伸出手,轻轻搭在曹睿的手腕上,开始为他把脉。
指尖传来的脉象让田英心中暗自一惊,曹睿的脉象似有似无,如同鱼在水中游一般,时隐时现,这是典型的鱼翔脉啊!在中医里,鱼翔脉可是七死脉之一,意味着病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其危重的时刻。
董奉也随后上前,仔细地为曹睿摸了脉。摸完脉后,他缓缓摇头,长叹一声。曹睿见状,心中一紧,急忙惊问:“先生,我这病情究竟如何?”
董奉看着曹睿那焦急又带着一丝恐惧的眼神,心中不忍,只好安慰他道:“魏王殿下无须忧心,我给你开几付药回去调理,应无大碍。”
曹睿听了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了转忧为喜的神色,他站起身来,向董奉和田英深深行了一礼,然后告辞而去。
待曹睿走后,董奉才神色凝重地对田英道:“陛下,魏王的脉象确实是七死脉之一的鱼翔脉,如果不出我所料,就算用药物调理,他也活不过三个月了。”
田英点点头,眉头紧锁,说道:“师父所言甚是,我听闻魏王日夜沉迷于酒色,年纪轻轻,身体硬是被掏空了。这鱼翔脉是真阴虚极,阳无所附,向外脱失,阴阳即将离绝之脉象啊,实在是凶险至极。”
董奉颔首表示赞同,叹息道:“我刚才是为了宽他的心而安慰他,我们作为医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说罢,他挥笔写了一个方子,递给田英。田英立即派人将方子送到魏王的府上。董奉这才告辞而去。
董奉走后,田英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娇妻太后蒋玲,立刻起驾前往慈宁宫。蒋玲早已在宫中翘首以盼,见到田英归来,眼中满是喜悦与柔情。
她悄悄地将田英拉到一旁,轻声说道:“在你御驾亲征前,我就有喜了,为了避免你分心,因此一直瞒着你。如今你得胜回朝,是时候让你见一见我们的爱情结晶了。”
田英闻言,心中满是期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蒋玲赶忙让贴身宫女晴儿将儿子从奶娘那儿抱过来。不一会儿,晴儿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走了进来。
田英急忙迎上前去,从晴儿手中接过孩子,抱在怀中。那孩子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田英,小手不停地挥舞着。田英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蒋玲温柔地看着田英和孩子,轻声说道:“夫君,你给咱们的儿子取个名字吧。”
田英略一思索,脑海中浮现出“田彦”二字。他看着怀中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希望,说道:“我们大儿子的名字为田慧,二儿子就取名为田彦吧,彦是指德才出众之人,我们的儿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蒋玲闻言,欢喜不已,她将头温柔地靠在田英的肩膀上,仿佛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
然而,这温馨的时刻并未持续太久。这时,一名宦官匆匆来报:“陛下,马忠有急事要觐见陛下。”
田英对宦官道:“让他到御书房等候,朕稍候就来。”宦官领命而去。
田英轻轻拍了拍蒋玲的肩膀,说道:“玲儿,我去去就来。”说罢,他依依不舍地辞别太后蒋玲,前往御书房。
在御书房里,马忠早已等候多时。他见到田英后,立刻单膝跪地,将偷袭豫州秘密训练基地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田英进行了汇报。
原来,那秘密训练基地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此次偷袭背后似乎有着更深的阴谋。
田英低头沉吟片刻,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处理。于是,他立即令首领太监黄皓去请丞相诸葛亮前来。
不一会儿,诸葛亮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御书房。他听闻马忠叙述先皇刘禅被害的真相,心中虽然有一些吃惊,但也在其预料之中。毕竟,在这权力争斗的旋涡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如何处置幕后的主使真凶,诸葛亮心中早有主意。他悄悄地告知田英和马忠,两人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对诸葛亮的计策表示赞同。田英答应依计而行。
三日后,未央宫中张灯结彩,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太上皇田英在此设宴,为浴血疆场、立下军功的众将庆功。
吴王孙权亲自作陪,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然而,魏王曹睿却因卧病在床,无法参加这场盛宴。
燕王曹宇、大都督司马懿、骠骑将军魏延等人及文臣武将均齐聚一堂,太傅贾穆也被邀请参加。
庆功典礼进行得如火如荼,群臣们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